YE CHANG NEWS
当前位置:自贡KTV招聘网 > 自贡热点资讯 > 自贡励志/美文 >  皇帝喝多熟睡了,太监们当然不敢马上去把他吵醒就这样,到了四更

皇帝喝多熟睡了,太监们当然不敢马上去把他吵醒就这样,到了四更

2022-07-28 15:12:39 发布 浏览 529 次

皇帝喝多熟睡了,太监们当然不敢马上去把他吵醒。就这样,到了四更天(一点至三点)时,快接近五更天了,看来皇帝也睡了有两三个小时了,这时听不到呼噜声了。几个太监这才蹑手蹑脚走进去,担心皇上着凉了。可是他们全都吓傻了,这时的皇上全身冰凉,没有气息,已经驾崩了!

喝几杯酒就给喝死了吗?会不会是心脏病突发?或者脑溢血?可是要知道皇帝的身体一直是很强壮的,况且就算突发性疾病,也很少有人一声没吭就死了。如果不是自然死亡,那会是怎么死的呢?这一疑问令人不寒而栗,因为最后一个见到皇帝的人,正是晋王赵光义!难道皇帝竟然是给弟弟害死的吗?

太监们可以作证,在晋王赵光义离开后,皇帝还没有死。

可是即便赵光义有不在场的证明,仍然是最大的嫌疑人。倘若他偷偷在哥哥的酒里下了毒药,那么致命的毒性在一两个时辰后发作夺去皇帝的性命,这种可能性仍然是存在的。有人会站出来反驳了:晋王赵光义是被召入宫,怎么可能会预谋去毒杀皇帝呢?以犯罪心理学来说,他有什么动机,有什么理由作案呢?

在历史上,认为赵匡胤乃是死于赵光义之手的大有人在。我们且来做一个假设性的分析,假定晋王是杀害皇兄的凶手,那么他为什么要杀兄,又为什么要选择在这一晚动手呢?

这里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:赵匡胤与赵光义到底在密谈什么呢?显然这件事是非常机密的,所以没有第三者在场。这一晚后,赵匡胤死了,赵光义成为皇帝,他也用不着向别人解释谈话内容。因此,寝殿密谈的内容永远也不为人所知了。

可是有两个细节一定要引起注意,一个是“烛影”,一个是“斧声”。这是殿外之人唯一能看到的两个特别的细节,特别在什么地方呢?

首先看看“烛影”。远看过去,隐约看到的情况,是晋王赵光义在喝酒过程中,有几次避席的举动。避席有何含义呢?如果是权位高的人避席,是一种尊重的表示;如果是权位低的人避席,则是一种谢罪的表示。晋王数次避席,是不是意味着皇帝对他的严厉批评呢?

其次再说说“斧声”。皇帝以柱斧戳雪,这把柱斧哪里来的呢?皇宫大院之内,有可能在大殿门口放一把斧头吗?这不可能,如果这样,岂非是方便刺客刺杀皇帝吗?因此,这把斧头,一定是在大殿里的,而且赵匡胤把它取下来了。那么我们再分析一下,赵匡胤扛着一把斧头,就是为了戳几下雪地吗?他如此童心未泯吗?显然不可能。只能说,他在殿里时就已经把斧头操在手上,出殿时顺便带出来罢了。喝酒用得着斧头吗?斧头可是杀人利器啊。赵匡胤喝酒上操着一把斧头,是不是动了杀心呢?

如果皇帝对弟弟动了杀心,那只有一个理由:弟弟想夺权当皇帝!如果晋王赵光义非要在这一晚毒杀哥哥,那也只有一个理由:自己的秘密已经被哥哥知道,哥哥不死,他永无出头之日。

皇帝的诱惑太大了,也正因为如此,五代时期中原政权十几个皇帝,有一半死于非命,且多死于政变。为了皇帝,子弑父、弟杀兄的事情都发生过,这在那个年代只算是寻常事。那么晋王赵光义是否想当皇帝?这个答案是肯定的。自从他担任开封尹后,便大量培植党羽,结交朝中文武官员,其势力可谓是根深叶茂。宋太祖三十三岁就当皇帝,至今五十岁,仍是年富力强,出于谨慎,他一直未立太子,这也给了赵光义更多的机会。

我沿着这个思路,做一个大胆的假设,情景回放如下:

皇帝赵匡胤得悉了弟弟赵光义企图当皇帝的阴谋,或者是想通过政变,或者是想耍手段成为皇位接班人。皇帝对这个消息十分沮丧,那一晚风雪交加,他愁绪难减,决定召弟弟前来,把话摊开来说。赵光义知道阴谋泄露,此去凶多吉少,遂携带毒药前去。寝殿之上,别无他人,只兄弟俩谈话。皇帝严厉呵斥,晋王多次避席谢罪,曾有一度皇帝几乎想杀了弟弟,遂操起一把柱斧,但还是没忍心砍下去。晋王心知自己就算不死,政治生命也将结束,于今只有冒险一拼了。他假意为哥哥盛酒,暗中把毒药投入酒中。这种毒药大约放了蒙汗药,令人吃了后困意来袭,昏昏欲睡。晋王乘机告辞,皇帝这时有点走不稳,遂拄着那把长斧出了殿门,在门口戳几下雪地,喝了一句:“好做!好做!”这句话什么意思,也是千古之谜,以我的理解,应该是“好自为之”的意思。

以上只是我的猜测,至于历史真相究竟是否如此,只有赵氏兄弟两人才真正知晓。那一夜,并不比其他夜晚漫长,可是发生的事情,却太多太复杂又太蹊跷离奇了。

您可能感兴趣

首页
发布
会员